学校教务处牵头根据最新要求制定《2020全域美学教育活动方案》,设立美育教研室和专项经费保障,保障美育工作的顺利开展。
一、加强课程建设,营造艺术氛围
1.美育课程建设全面加强。加强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课程建设。开设美育通识课程并作为限定性选修课,重点开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关的课程,凸显德育美育和专业结合的综合美育特色以及地方文化审美特色。落实美育学分要求并纳入2020级人才培养方案中。
2.突出综合美育课程建设。除了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丰富的艺术通识课程外,还要加强综合美育课程建设。开设如《艺术概论》、《民间艺术》、《染缬》、《丝绸技艺》等课程。
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、工艺美术大师、艺术院校教授开展艺术类和传统文化类讲座。
3.加强美育课程与教学现代化建设。投入人力和精力加强美育精品资源课程与教学建设,持续建设高质量的美育在线课程。
4.加强美育潜在课程建设。校园环境的美化就是美育潜在课程建设。充分利用广播、电视、网络、教室、走廊、宣传栏等,营造格调高雅、富有美感、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,以美感人,以景育人。进行系统设计与建设,形成学校美育氛围和文化品位。
5.注重美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。不同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,鼓励学生按照兴趣选修艺术技能课程。通过艺术创意设计、专业实践教学等途径培养学生表现美、创造美的能力。打通专业与学科分界,交叉融合美育选修课及常规课程,实现课程资源线上线下的融合,建立系统化的美育课程化体系。
二、美育研究进一步提升
积极参加各级高校美育学术研讨会议,紧跟美育工作前沿。切实发挥学校数十年艺术学科建设的历史与传统优势,积极承担了各级美育研究课题,努力撰写理论和实践书系。搭建丝绸、陶瓷、染织等艺术研究平台,开展地域美育文化专题研究。
三、美育实践活动丰富
协同团委做好学院各项文化艺术活动,坚持抓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,认真培育艺术类比赛优秀学生。支持学校学生艺术团建设,加大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支持力度。
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和较高水准的艺术活动,吸引全体学生参与演出及欣赏演出。形成了以草木染、陶艺、丝绸技艺等一定数量的原创艺术特色品牌,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在全校、全市、全省乃至全国传播,提高全校师生与广大受众的文化美育素养。
四、引领辐射作用增强
充分发挥学校美育资源和力量,带动和指导基础教育的美育实施,发挥对中小学美育与辐射作用。与周边区县相关学校广泛开展美育实践活动,助力乡村美育发展。选聘12名美育教师开设12门美育课程,参与周村区“美在家庭”乡村美学教育活动。
2020年学校美育工作成效显著,学校师生在审美及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方面有了极大提升。2020年学校被评为周村区乡村美学教育基地。